说好的3年内保修,却因为打错电话而收了服务费。近日镇海区消保委招宝山分会就接到这样一起特别的调解案。
2019年7月,市民高女士在镇海某电器店买了一台热水器,当时商家承诺3年内免费维修,并为高女士开具了保修单。
今年5月24日,高女士家的热水器坏了。然而,因为她无法找到当时的保修单,就随便在网上搜索了该品牌电器的售后电话。当维修人员上门维修后,高女士向其支付了380元维修费。随后,高女士在家中找到了保修单,她联系上门维修的商家,要求退款。上门维修的商家自称是私人维修店铺,并不是官方售后,所以无法退款。高女士对此表示不认可,认为自己在保修期内却被无故收了维修费,故致电消保委要求出售热水器的商家退款。
消保委招宝山分会的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当即展开调查。经了解,消费者在未联系出售电器的商家的情况下,自行在手机上搜索该品牌电器的维修电话。按照消费者在搜索时所用的关键词搜索后,的确会跳出这家私人维修店铺的链接,经出售热水器的商家确认该店铺并不是官方授权的免费维修服务点。消费者也未直接联系出售电器的商家商讨维修事宜。为此,高女士的诉求得不到满足,调解随即中止。
“李鬼”冒充“李逵”维修的事情时有发生。“消费者在购买电器等物品时一定要保留好维修凭证,并拨打官方的客服电话预约维修,或者联系出售商品的商家确认维修事宜。”区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说,避免落入售后维修陷阱。
随着各大电商平台“618”年中大促活动已相继拉开帷幕,又恰逢“六一”儿童节、传统佳节“端午节”,多“节”汇聚,在电商平台的大肆渲染与前期预热下广大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也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在网上购买家具电器等产品时,注意收到货物的时候进行验证,购物时要开具购物凭证,后期维权认准官方平台,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区消保委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网购时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理性消费、快乐购物,避免落入各种消费陷阱。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