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屋定制产品消费中,因出现宣传内容与实际效果不符、谈好的赠品无法兑现等情况往往易引发纠纷。龙游县消保委近期接到多起“全屋整装”的消费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家答应的补贴承诺无法兑现、装修过程中被告知需补充较大金额货款等。龙游县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选择生产厂商、洽谈合同、查验产品、附赠产品等方面要多留心,避免踩坑。
一、销售说辞细细品。销售员为冲业绩,难免夸大宣传程度,消费者要理性下单,再三确认各项约定内容及承诺兑现的前提条件。例如,“全屋整装”的企业营销早就玩出了新花样,近期市面上推出的“样板房定制”类型的销售模式上,消费者就要擦亮双眼,此类营销通常需要消费者成功推销单子后才能获得相应补贴,而非销售员简单的“你装修了以后会给你补贴的”等说辞。
二、定制内容细细敲。在经过销售员的介绍后,消费者要理清头脑,切勿一股脑热,谨慎推敲定制的产品是否自己实际消费的产品,明确花费购买的是全屋整装还是仅装修材料,是否包含装修工时费、材料物流费、搬运费,水电及地面等基础设施由谁买单。以上费用如由销售方买单的,消费者是否先行垫付,后续钱款如何返还,何时返还,返还的形式如何(现金直接退还还是有具体前提条件),同时要保留好销售方直接承诺返还的凭证,如录音、书面凭证等,以便后期维权。
三、洽谈附赠细细读。根据多起投诉反映,企业销售方存在规避附赠产品不予兑现的风险,通过口头告知附赠、合同中又限制了诸多前置条款的形式,和消费者大玩“文字游戏”。从一般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消费者更愿意简单一点,听完介绍就慌忙签字,根本不去顾及合同的条款。同时,销售方很可能抓住了消费者图装修省时省力、嫌打官司怕麻烦的心理,利用中低消费水平的合同金额,进一步抓住空档期赚取费用,每一笔赚的不多,单子一多,利润也就客观了。
综上,提醒广大消费者,装修非小事,切勿大老粗。消费者在下单前多和亲朋好友商议,确认细则。也可以选择信得过、口碑好的企业,最好能够前往装修市场货比三家,选择本地师傅进行装修,降低消费纠纷风险。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