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东北新闻网:事关“五一”假期消费和旅游市场价格行为!辽宁发布告诫书

发布时间:2024-05-01 20:11:12  作者:佚名   来源: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规范“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

  节日消费和旅游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

  全省相关市场经营者:

  “五一”国际劳动节临近,为加强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维护节日消费和旅游市场价格秩序,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对全省相关市场经营者提醒告诫如下: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价格自律,守法诚信经营,不得利用价格手段侵犯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价格秩序。

  二、经营者在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应当根据商品和服务、行业、区域等特点,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销售商品的要标明商品的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等信息,提供服务的要标明服务项目、服务内容、价格标准及计价方法等信息,标价内容做到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要严格履行价格承诺,价格变动时要及时调整相应标价,避免误导消费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景区景点、出租车、停车场、道路收费站等,要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和优惠政策,不得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分解项目收费、重复收费、扩大范围收费、改变收费频次和计费方式收费以及不落实“绿色通道”和免收通行费优惠政策;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宾馆酒店、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单位等,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感,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稳定。

  四、经营者采取赠送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应当标明赠品的品名和数量,赠品标示价格或者价值的,应当标示赠品在同一经营场所当前销售价格;实行先消费后结算方式提供服务的,除进行明码标价外,还应当在结算前向消费者出具结算清单,列明所消费的服务项目、价格以及总收费金额等信息。

  五、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进行交易,不得实施下列价格欺诈行为:

  (一)谎称商品和服务价格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二)以低价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以高价进行结算;

  (三)通过虚假折价、减价或者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

  (四)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使用欺骗性、误导性的语言、文字、数字、图片或者视频等标示价格以及其他价格信息;

  (五)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价格承诺;

  (六)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七)通过积分、礼券、兑换券、代金券等折抵价款时,拒不按约定折抵价款;

  (八)其他价格欺诈行为。

  本提醒告诫书自发布之日起,各有关经营者要认真对照开展自查自纠,规范自身价格收费行为;要严格落实明码标价各项规定,做到标示醒目透明、内容全面真实,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明明白白消费的节日环境。

  全省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大节日期间的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行为,避免“刺客”“天价”等事件的发生;对经提醒告诫后仍未整改规范、群众反映强烈的价格违法行为,从严从快予以查处;对影响恶劣、情节严重的违法案件将予以公开曝光。

  同时,欢迎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对经营者的价格行为进行监督,若发现价格违法行为,请保存好票据、影像等证据,并通过12345、12315等渠道投诉举报,维护切身合法权益。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4月23日

  


原文链接:https://scjg.ln.gov.cn/scjdglj/xw/mtbd/2024042409465225235/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中国消费者报】少换多收 未换骗收 汽车维修牢记这些防骗招式 下一篇:中国新闻网:全国首家特殊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平台完善试点在辽宁启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打假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打假参考网 dajiack.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