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11”来得特别早,部分网购平台已于10月21日0点开始正式预售,尾款时间也从往年的11月11日当天改为分两波时段支付,分别是:11月1日-3日和11月11日。为此,不少网络主播从10月20日晚就开始预热,使尽浑身解数带领粉丝一起跨夜进入“双11”预售。11月1日凌晨,数以亿计的“尾款人”更是卡准时间点涌入平台疯狂开抢。
然而,面对“双11”越来越复杂的宣传和折扣套路,消费者能得到多少实实在在的优惠?又有多少消费者能真正做到守住初心、理性消费?为此,广州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备战“双11”,切记认清套路,理性消费。
一、冷静对待促销,避免冲动消费。
“双11”期间,预定抵扣、满减优惠、赠品加量、售后延长等促销字眼随处可见,不少消费者容易在促销的狂潮里迷失自己,冲动消费。其实,这些都是每年“双11”促销的熟悉“配方”。消费者切莫因商品价格便宜而冲动购买了暂不需要的物品,要保持理性,最好事先将所需物品列好清单,切实根据自身需求合理消费。
二、关注商品质量,避开低价陷阱。
消费者购物时要注意“货比三家”,切莫一味贪图低价,更不要轻信商家的表面宣传,要切实对比商品质量、价格、性能、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避免个别不良商家趁机抛售劣质或过期的商品。
三、细读“优惠”规则,提前做好评估。
“双11”期间,为避免陷入商家先涨价、再打折的惯用套路,建议消费者事先了解商品的日常价格,并在购买前仔细阅读平台和商家的促销规则,明确各类满减活动、优惠券的适用范围和期限,对商品的实际优惠价格进行评估。此外,建议对商家的宣传页面、活动细则、订单详情、聊天记录等做好截屏,以防商家事后私自取消订单或更改活动规则,致使自身权益受损。
四、谨慎预付定金,留意尾款支付期限。
预付定金时商家一般会要求消费者同意预付条款,内容包括须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以及一旦消费者无法按时付款,商家不再兑现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不予退还定金等。因此,市消委会建议消费者在缴纳“预售定金”前一定要详细了解营销活动细则,不要随意下单。
五、留存购物凭证,依法维护权益。
消费者尽量选择信誉度高的平台和商家,并注意保存购物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要及时联系商家或平台进行处理。如果无法协商一致,可向12345热线反映情况。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