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互联网消费成2021年消费投诉主流 虚假种草营销、诱导未成年人过度消费最防不胜防

发布时间:2022-03-26 01:58:40  作者:佚名   来源: 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

随着国家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消费逐渐成为了社会消费的主流。不过,在这些新型潮流的消费形式受到热捧的同时,与网络消费相关的消费投诉和纠纷也越来越多,部分甚至演变成一定阶段内的消费乱象。

 

根据新浪黑屏投诉平台综合主管部门通报、全网舆情、黑猫投诉平台数据及典型消费问题发布的一份《2021十大消费乱象》报告,2021年全年众多热门消费舆情事件中,属于网络消费领域的就有三大类,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警觉。

 

“种草”笔记虚假营销盛行,误导消费

 

买化妆品、朋友聚餐、外出旅游……每当进行消费选择时,很多人都习惯搜索别人的分享笔记“做功课”,以快速高效地找到满足需求的产品。然而,正当大家享受“种草”带来的便利时,“杂草”也野蛮生长起来。调查显示,78.2%的受访者有被网络“种草”坑过的经历。

 

2021年,有网友在微博吐槽被“小红书”打卡图文欺骗,#我再也不相信小红书了#冲上热搜,引发不少网友共鸣,网络滤镜虚假“种草”被推上风口浪尖。很多消费者出于对网红博主的信任,购买了其推荐的产品,购买后才发现“踩雷”了。

 

事件背后是许多素人博主接广告时因不具备专业的产品鉴别能力,或产品的使用效果奏效周期长,未实际使用便发布虚假广告,甚至还由此衍生出“种草”笔记代写灰色产业链,严重误导用户的消费选择。

 

对此,2021年12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专项行动,其中就有“重点整治雇佣专业写手和网络水军虚构‘种草笔记’‘网红测评’”。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也明确指出,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平台应当完善内容筛查机制,严厉处置虚假“种草”账号。

 

未成年人被诱导网游充值、直播打赏

 

黑猫投诉平台上,未成年人过度消费问题十分突出,2021年与此相关的投诉超2.6万条。比如说,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大批消费者投诉乐堂动漫旗下的《奥特曼英雄传奇》诱导未成年人充值且客服不予处理,并称孩子在游戏内消费时未经过任何实名认证,甚至有未成年人在游戏内充值15000多元。

 

直播平台的未成年人过度消费问题同样严重。根据央视财经报道,有沉迷网络直播的未成年人70天的时间,将父母的158万积蓄全部打赏给一名主播,平台拒绝退还全部打赏金额后,受害人一家把直播平台告上法庭,经法院调解后该平台才全额返还158万元。

 

面对类似的案例和投诉一直有增无减,今年3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再次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第五十条指出,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青少年模式,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内容等方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提供服务,并为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提供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合理限制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产品和服务中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

 

直播带货虚假宣传问题依然突出

 

近年来,直播带货在给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购物体验的同时,行业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和乱象,相关消费纠纷也不断增长,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以“直播”为关键词的投诉量超7万条,同比增长约3.5倍,虚假活动、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价格误导等问题最为突出。

 

2021年5月,薇娅在直播间售卖了一款Supreme x GUZI联名挂脖风扇,多次强调该商品为爆款,宣称是美国联名非香港代理。但随后,微博博主Abestyle发文质疑薇娅所售卖的Supreme x GUZI联名是假货,之后薇娅发布声明承担责任并道歉。

 

今年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自今年3月15日起施行。这部旨在加强新时期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司法解释,近一半篇幅是对直播带货问题的具体回应,从销售者责任、平台责任、直播间运营者责任等多维度,针对目前存在的主播虚假宣传、退货售后不认账、利用虚假身份信息注册、销售食品安全不过关、知情情况下为假冒伪劣产品引流销售等问题,在司法层面全面强化了新业态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


原文链接:http://www.hn315.net.cn/newones.asp?id=9824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广东全面部署推进2022年全省知识产权重点工作 下一篇:互联网消费贷满意度调查: 最反感短视频刷到贷款广告,优惠券诱导申贷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打假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打假参考网 dajiack.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