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镇海的新晋宝妈徐女士遇到了一件烦心事,称自己被一家照相馆骗了3000元。发生什么事了?事情还要从一个电话说起。
徐女士称,其于2018年9月接到一家照相馆电话,说是政府为其新出生的宝宝免费上门拍照。2019年2月,徐女士带着宝宝再次来到该照相馆消费,在店员引导下充值了3000元。过了一段时间后,徐女士觉得在照相馆充值这么多钱根本用不完,而且上次拍的照片也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于是请求退费,却遭到了照相馆拒绝。后来还发现照相馆关了门。无奈之下,徐女士一纸诉状将照相馆告上了法庭。
为高效化解矛盾,根据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骆驼法庭委托消保委进行诉前调解。调解员沈新弟接到案件后,立即开展调查。经了解,该照相馆已被前任老板转让。新的负责人一开始表示对此事不知情,也不愿意负责退费。经调解员耐心讲解相关法规规定,该负责人表示会核实并联系徐女士。
然而,事情并未那么顺利,徐女士并未等来照相馆的电话。调解员再次联系双方,并主动邀请双方进行当面调解。可谁知,难题又来了!双方都坚持要以自己的时间为准,谁都不让步,当面组织调解也无望! 一般调解员面对如此执拗的双方,估计已打退堂鼓。可马上到了退休年龄的沈老师可是调解专家,刚被区矛调中心、区司法局聘为首批“特邀调解员”! 只要有一丝希望,绝不轻言放弃调解,一次次去电推心置腹,最终也许是被沈老师的专业专注、耐心诚心所打动,商家同意一次性退还2800元,徐女士表示满意。一起诉讼案件,被圆满化解于诉前。
预付式消费纠纷近年来一直是频发高发,因疫情影响,一些商家经营状况面临困难,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预付式消费风险。区消保委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预付式消费有风险,充值牢记“四个要”。一要看经营者资质是否齐全,尽量选择经营规范、口碑好、经营时间长、规模相对大的商家。二要理性消费,莫贪便宜。一次性充值金额不宜过大,消费周期不宜过长,不要轻易被优惠折扣所迷惑。三要注意约定预付式消费的使用范围、期限、退款条件、违约责任、转让规定等,最好签订书面合同。四要保留好相关凭证合法维权。注意保存预付协议、付款凭证、消费记录、宣传资料等证据,一旦发现侵害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可拨打12345或向消保部门咨询投诉。
热门点击